close
遊牧民族
因政治因素(喀什米爾與台灣的處境很像)及幾年前的天災(豪雨),一路上遇到Tracking的遊客不多,8天下來,也不超過10人。看到最多的人就是當地的遊牧民族,有人稱之為吉普賽人。
在行進間,會看到吉普賽小孩跑來靠近,用靦腆的笑容小聲問:candy?如果搖頭頭說沒有,他們也會給你一個微笑看著你。如果拿糖果給他們,小孩伸出手接過糖果,燦爛的笑容在他們的臉上綻放。
山上十月就會下雪了,九月就陸續有遊牧民族下山避冬。行進時,老遠就可以看到聲勢浩大的遊牧家族,牽著馬,馬匹上載滿全身的家當,和剃下來的羊毛,準備賣到山下。山上只有七八九月適合人居,經過九個月休養的大地提供了充沛的養分給這群牧羊人,他們在山上並非每日遷徙,逐水草而居,而是有固定的住所。每日將羊群帶至不同的山頭享用美食,到了冬天便下山,回到山下的家。小朋友也會上學,大多都可以用簡單的英文溝通。
喀什米爾的遊牧民族多為回教徒,走在前頭的長者留著長鬚,像高山隱士般讓人敬畏。一家人走在後頭,較小的小孩就會坐在馬背上。
這裡的吉普賽人與歐洲的差異頗大,與旅者保持著一段距離,不搶不偷,有股不卑不亢的氣質。
隨行的馬伕有些也是吉普賽人,待人客氣有禮,作事勤奮認真,我喜歡他們的單純,他們的知足,臉上總是掛著燦爛的笑容,旅程交到他們手中,讓人十足放心。
全站熱搜